2022-08-22 00:37:41 综合资讯 491阅读
获得战役胜利的三毛,被授予智勇双全锦旗,拍照时,摄影师让三毛把锦旗举过头顶,结果变成了领导的锦旗。这时才明白,智勇双全的,必须是委员长。
以前没听懂师长夫人告诫三毛的这段绕口令,踏入社会以后,才明白其中真谛。
正如片头的几个大字实在是讽刺,赫然写着:本片全无虚构,如有雷同,不胜荣幸。
明明是喜剧,却有悲情在观者胸中升起。
他不仅要给牛师长擦皮鞋、正衣冠、倒茶、点烟......
有人说这是中国抗日神剧的鼻祖,采用了<地道战> 的立意, <沙家浜> 的场面, <白毛女> 的造型,黄梅戏 <牛郎织女> 的意境, <西班牙斗牛士> 、京剧、电子游戏 <魂斗罗> 的音乐,进行了重新有机糅杂混合。 魂斗罗> 西班牙斗牛士> 牛郎织女> 白毛女> 沙家浜> 地道战>
旁白说着:结束了动荡的军旅生涯,等待他的是……
在张乐平先生的原著<三毛> 里面,通过一个在旧中国的街市上游荡乞讨的苦孩子,描述他的境遇,以达到对旧社会的嘲讽和控诉。 三毛>
八年了,八年了……抗战终于结束了。电影三毛从军记。
影片最后,三毛站在一排排十字架墓碑前,整个班士兵只有三毛一人光荣复员。电影三毛从军记。
终于,师长因为沉迷于吃喝玩乐,沉迷于纸醉金迷,而贻误了军情,被停职查看,醉酒后落寞于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,失落地吃了颗花生米。葬礼办得很热闹,报上称他为民族魂。
国难当头,一切行为都以救国为导向,于是三毛成为了牛师长的保姆。
非常时期嘛,一切都是爱国,伺候师长也是为抗日出力啊,没有理由抱怨的,如果偷懒,那就是汉奸卖国贼。
虽然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,但却对战争进行了游戏化,并没有去直接表现战争的残酷与暴力,这种表现手法,很好地对传统的历史叙述进行了机智反讽,成功巅峰了熟知的因果关系。
在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之前,各国代表围坐在一起,分食一整块蛋糕,蛋糕上画着中国的版图,写着英文:CHINA。电影三毛从军记。让人寒心的是,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的代表人居然也吃起了蛋糕。
正如影片中所说的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,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造就中华民族的岳武穆。
电影被定义为儿童喜剧片,电影的很多表现手法都是只有在漫画中才能看得到,比如三毛被打晕眼冒金星、人在玻璃上留下巨大人影、长官被手榴弹炸得全身熏黑……采用伪纪录片的风格,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披着喜剧外壳而荒诞悲凉内核的故事。
时代
导演试图遵循底层百姓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,力图撕扯正统权威的虚伪面具,以排长、团长、师长作为陪衬,戏弄嘲笑所谓的帝王将相、英雄豪杰,讽刺现实,还原历史真实。
而这种处理手法被人贴上了后现代的标签,比起周星驰的<大话西游> ,还要早两年。 大话西游>
师长夫人穿开叉到大腿根的旗袍,和别的男人暧昧不清,夫人告诫三毛:有些事情呢,该看的看,不该看的别看。给你看的,不看也得看,不给你看的,看了也没看。
在电影里面,三毛却成了一个在诸多偶然因素的造化中屡屡胜利的抗日英雄,以为成功了,但仅仅是以为。因为到头来,只不过是一个无名的小人物。小人物永远是小人物,小把戏永远是小把戏,他和牛师长一样,都是牺牲品。
上战场前,军方组织了慰问演出,领导们看得两眼发光,连胸前的望远镜都翘了起来......
滑稽模仿与机智反讽
所谓的登堂入室的大雅之人,思想觉悟竟然比不上一个小孩。在排长问他姓名时,他脱口而出的就是岳武穆这个名字,可见对其崇拜至深,他励志于岳武穆,想要成为一个跟他一样的将军。
印象深刻的片段
还要伺候小少爷拉屎擦屁股,注意擦屁股的纸,超级嘲讽。
还要给师长夫人太太洗旗袍、丝袜、胸罩.......
29年以前,这个男孩头凭借着三根头发,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银幕喜剧人物。他出演的电影<三毛从军记> ,被人称为国产黑色幽默电影的巅峰,七万六千人,给出了豆瓣8.5的高分。 三毛从军记>